- A+
1949年陈西滢(左三)凌叔华(左四)与李四光(左一)、陈小滢(左二)、李四光夫人(左五)、李林(左六)和邹承鲁(右一)摄于英国
让我们回到二十世纪初,那个时候,有一批有志的中国人或公费、或自费,到西方国家中最强的大英帝国留学,以期从中发现古老的中国的自新之路。他们之中有著名地理学家、教育家李四光,早期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大名鼎鼎的“新月派”掌门人徐志摩,一代才女林徽因,还有饱受争议的文学家陈西滢。
父亲林长民和林徽因
时间到了1922年12月,英国政府宣布放弃中国尚未付清的庚子赔款,将其作为促进中英教育文化事业交流之用。1933年起,开始公开招考第一批庚款留英学生,到1947年为止,中国政府九次向英国派遣公费留学生,共计193人。
这其中有:文坛泰斗钱钟书,核化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卢嘉锡,航空教育家黄玉珊,数学家许宝禄,著名物理化学家吴征铠,著名数学家华罗庚… …
1877年,严复、萨镇冰等中国第一批赴英留学生到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学习
从清末鸦片战争以来的这170多年的时间里,中英之间的关系是:剪不断理还乱,爱恨情仇都在里头… …
18世纪的清朝末年,英国开始从中国进口茶叶、瓷器、药材,商业贸易渐渐开启了中英关系的历史篇章,而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让两国关系经历了第一次大逆转,也让一向以“世界中心”自居的大清国开始重新认识世界。1856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更是让中国在这之后的100多年里备受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压迫和掠夺。
二战时期,24名中国海军军官在格林威治受训
尽管如此,诸多西方国家中,英国在文化和思想领域里,对中国的影响最大。清末的留英学子严复,以英国为蓝本,系统地介绍了西方民主和科学,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学科介绍到中国。洋务运动所提出的“师夷制夷”思想,“师夷”的主要对象也是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 …
而20世纪的英国也在经历纷繁复杂的内外部变化。在内部,固守传统与改革创新持续对立,经济萧条、阶级矛盾和地区分野时常引发社会和政府内部的冲突;在外部,两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均遭受巨大冲击,殖民地民族主义运动声势渐大,大英帝国不断衰落… …然而,20世纪对于英国来说又是一个社会进步,成功转型的时代,历经沧桑的不列颠仍然维持了其大国的地位。
民国文人眼中的英国
英国历史文化系列讲座之第一讲
四合书院的共同创始人胡新宇老师曾长期为一家英国的文化机构服务,并在多次赴英公干的间隙,踏寻很多上个世纪旅英学者的足迹,对那一代中国人眼中的英国,有着十分特殊的观察视角。
让我们随着这些有着深厚“英伦文化背景”的中国文人一起回眸,从他们的视角中来品读中英两国文化历史,从政治、经济、战争、社会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绘制一副日不落帝国兴衰史全景图。
报名详情
时间:5月26日(周六)19:00-20:30
地点:四合书院(中老胡同28号)
主讲:胡新宇
费用:报名参加四合暑期“英国文化之旅”的学员,免费参加;非学员:50元/人
报名: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跳转到报名支付页面
注:本活动为四合书院活动,具体主讲内容、收费与本博物馆无关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参加讲座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